Madfuture | 不关注我们,就板场再见
滑板圈的事情,关注我们就对了

继设立参赛最低年龄门槛之后,国际轮联(World Skate) 再度重磅宣布:奥运滑板项目的评分机制即将迎来全面改革。
“全新的评分体系将从下一场赛事正式启用,我们相信,这将带来更公平、更合理的比赛体验。”——国际轮联(World Skate)
那么,这次改革将如何影响街式和碗池两个项目的打分方式?一起来看看具体变化。(具体比赛规则以各赛事实际规程为准,请以国际轮联 World Skate 官方公告为权威信息来源)

滑板街式项目
预赛 & 1/4决赛
-
每位选手进行 两轮完整线路滑行表现(每轮45秒)
-
取其中最好的一轮成绩作为最终得分
半决赛(2/3/2 赛制)
-
两轮完整线路滑行表现(45秒/轮)
-
三次大招(Best Trick)尝试
-
最终成绩 = 最佳滑行轮次得分 + 最佳一次大招得分
决赛(3/3/2 赛制)
-
三轮完整线路滑行表现(45秒/轮)
-
三次大招尝试
-
最终成绩 = 最佳滑行轮次得分 + 最佳一次大招得分

相比于之前的计分方式,此次改革最大改变在于“简化计算、提升表现精彩度”。
这意味着选手不再需要进行计算分数和风险度算数游戏,在轮次滑行中可以提高风险宽容度,并且在某一个大招中尽可能做到完美高难,这将推动选手更注重动作完成度与稳定性,同时增加冒险带来的高回报。

这次评分机制的改革,势必会改变许多滑手的训练与比赛策略。
小编个人认为,对于像澳大利亚女滑手 Chloe Covell 这样的选手来说,将是个利好消息。Chloe 正反脚都非常强,在轮次赛环节几乎每次都能交出高质量的表现,但过去由于大绝招环节需要连续挑战多个动作,往往会因稳定性不足而频繁失误,导致整体排名受影响。新的评分方式只取一个最佳轮次 + 一个最佳大招,意味着她可以更专注地准备一记成败关键的大招,大大降低因连续失误而被拉开分差的风险。
然而,对于不少日本滑手来说,这可能是一次“打击”。以往他们擅长在轮次中保守得分、稳扎稳打,在大绝招环节逐步加码、持续进攻,靠叠加多个难度招式分分紧逼,步步为营。而新规则缩小了操作空间——只看最强的一击,意味着选手即便全程发挥稳定,其他滑手也有“一招翻盘”的机会。

滑板碗池项目
预赛 & 1/4决赛
-
每位选手进行三轮完整线路滑行表现(每轮45秒,失误落板即停止)
-
取其中最好的一轮成绩作为最终得分
决赛
-
三轮完整线路滑行表现(每轮45秒,失误落板即停止)
-
最终成绩 = 最佳滑行轮次得分
(第三轮结束后,排名前5的滑手进行第四轮"黄金表现轮")
黄金表现轮
-
完整滑行表现(45秒,失误落板即停止)
-
最终成绩 = 四轮当中最佳一轮成绩
(滑手如果进入碗池后在第一面墙上的动作出现失误,可以重来一次,并且计时器会重新开始。)

碗池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增Top 5 滑手进入"黄金表现轮"的环节,相当于给前5名滑手争夺冠亚季军增加悬念,哪怕前三轮表现未能挤入前三,只要最后一轮爆发出最佳表现,也能有争夺冠亚季军的机会。
这种设置不仅提升了比赛观赏性,也激励选手在最后一刻依然全力以赴、不放弃任何机会。

新的规则中特别指出:若选手在进入碗池后第一面墙动作失误,可以申请重滑,计时器也会重置。
这与当年VANS公园赛的赛制更接近,这样的赛制可以让前5名滑手拥有一次放手一搏,升级线路,挑战高难度轮次的机会(等于增加了一次尝试机会),让比赛更具观赏性与竞技性,但是同时也对碗池滑手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这次的新规如何?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留言给我们!
编辑| MadFuture-疯未来
内容来源|World Sk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