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兄弟,Jake 仔,怎么样?
还行吧,哥们儿,刚在放松,照顾我家小宝贝斯特拉(Stella)。上周刚从巴萨(巴塞罗那)的Blast Skates之旅回来,在MACBA滑的时候把膝盖搞脱臼了,真他妈倒霉,才滑了五分钟就废了,之后整个行程就猛灌啤酒。回来后一直在练膝盖,吃点Holland and Barrett的保健品,想让自己健康点好回去滑。但除此之外,一切都挺顺利。跟我的妞儿乔乔(Jojo)和小斯特拉过着当爹的生活,日子过得真挺舒服。
|
|
咱俩老交情了,聊起来得追溯到驴年马月。我记得你小时候在滑板公园,那会儿是个精神小混混样儿,戴着TN帽,手上戴戒指,穿Sid Vicious(性手枪乐队成员)的T恤,踩着80年代的Santa Cruz板,玩儿出一堆炫酷的boneless动作,这套活儿搭配到一起可真挺带劲。你小时候这些风格都受啥启发?
我觉得那股精神小伙混混儿的火气是从我哥那儿来的。他在沃辛(Worthing)长大,老出去喝酒捣乱,打架啥的。朋克那块儿就是性手枪(Sex Pistols)的功劳,我打小就迷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朋克和光头党文化,看那些光头党和朋克被采访的纪录片,好多都是工人阶级的小孩,我挺能共鸣的。
我一直觉得在2000年代那会儿,混混儿就是那时候的朋克,对啥都一个态度——去他妈的。所以我才开始滑板,我爹70年代是个滑板手,他给我看了《狗镇与Z-Boys》(Dogtown and Z-Boys,2001年滑板纪录片),还有他收藏的老滑板录像——《动物下巴》(Animal Chin,1987年滑板电影)、《闪亮之星》(Gleaming the Cube,1989年电影,主演Christian Slater)、《鲍威尔-佩拉尔塔攻击》(Powell-Peralta Attack)——我就看这些,觉得滑板就该是那样的。那时候在沃辛滑板不酷,所以带点精神小伙混混儿气质感觉正合适。
我要稍微补点历史背景啊。咱俩小时候是铁哥们,后来我小时候没地方住了,你爹妈收留了我,把我养大,从那会儿起咱俩就跟贼似的形影不离。我记得咱睡上下铺,房间里堆满了迈克尔·杰克逊(Michael Jackson)的纪念品、电影周边还有滑板,简直就像《闪亮之星》(Gleaming the Cube,美国1989年滑板电影,主演Christian Slater)的卧室。现在咱回头讲讲当年霍姆菲尔德(Homefield)的那些疯狂事儿——自己印T恤、开家庭派对、参加锐舞party,吃着中餐看80年代电影,嗨得不行,为大晚上出去玩儿攒劲儿。
是啊,那时候真他妈爽。我真觉得咱俩的少年时代活得太满了。咱看了一堆电影,《迷失少年》(The Lost Boys,1987年美国吸血鬼电影)、《路边酒吧》(Roadhouse,1989年动作片)、《血腥运动》(Bloodsport,1988年动作片),觉得自己跟电影里的人似的,哈哈。纯正的肯尼·鲍尔斯(Kenny Powers,《东区英雄》里的角色,虚构棒球明星)作风。能一起混那么长时间真酷,绝对让咱俩成了兄弟,对吧?
我那会儿超迷迈克尔·杰克逊,哈哈,啥周边都有,HE-hee!真他妈爽,每天不管下雨下晴都在霍姆菲尔德滑板,被沃辛(Worthing)所有俱乐部拉黑,一起去第一次锐舞,吃药嗑粉,太他妈带劲了。家庭派对的故事多得讲不完。还记得西沃辛那次派对,简直疯了。卫生间有个下沉的台阶,有人拿厕纸把浴缸和洗手池堵了,整个卫生间水漫到台阶那儿,地板都塌了,哈哈。水他妈到处流,泼得那些妞儿身上全是。那家的小子把咱赶出去,我又从窗户爬回去,肖恩(Shaun)把他的床垫扔出去,我从顶楼窗户跳了下去。底下的人全喊“哇塞!跳!跳!”然后那小子的窗户被人砸了,不知道谁干的,哈哈。总之兄弟,真他妈乱,每天滑板、喝酒、打架,太刺激了。咱俩就像查尔斯·布朗森(Charles Bronson,英国演员)在《猛龙怪客 3》(Death Wish 3,1985年动作片)里似的,给人主持公道。

有意思的是啥知道吗,那时候只要你拿个滑板,别人就觉得能弄你,但我记得小时候咱俩一个想法——黏在一起,兄弟情深啥的。咱俩不怕恶霸,也不怕挨揍。有个好笑的事儿,咱才16、17岁吧,东沃辛一家酒吧里有几个三十多岁的老家伙跟着咱俩,想揍咱,因为咱是滑板的小崽子。讲讲那事儿!
对,我记得。咱一小帮人路过Alex酒吧。那时候在沃辛老有这事儿,门口要是有老家伙,他们就盯着你看,想吓唬你,让你觉得自己很弱鸡。但咱学会了硬气,那三个家伙冲咱喊垃圾话,咱当时怼回去了,他们不爽,就开始跟着咱,咱们就知道要有事儿了。走到街角,BMX仔肖恩·金克斯(Shaun Jinks)说:“好,我躲灌木丛里,你们站马路对面。他们转角过来找你们时,我从后面偷袭,咱干翻他们。”咱说:“行,酷!”就这么干了。站在马路对面,那几个家伙气势汹汹冲过来……结果肖恩没从灌木丛跳出来,哈哈,所以咱自己上了。我记得一个家伙挥拳没打中,你一拳把他干翻,我和杰德(Jed)开始收拾另外两个,剩下一个跑了,当时就震惊了 “X,没想到这样?”,我还追着那俩跑,拿板子想砸他们头。他们没想到会这样。之后肖恩才从灌木丛跳出来,说:“没事吧?”咱说:“啥玩意儿?你咋没跳出来?”他说:“看你们干得挺好,我就坐灌木丛里看戏了。”哈哈。他就这样,肖恩。他比咱大,但咱挺崇拜他,他在BMX和生活中都是个疯子。纯正的加里·奥德曼(Gary Oldman,英国演员)在《等待时机》(Meantime,1984年电影)里的范儿。
![]() |
![]() |
Gary Oldman, 《Meantime》,1984
咱俩在工地、酒吧里长大,生活里啥也没有,脑子里全是电影,这都在《Blokes》(咱拍的滑板片)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我想聊聊这些地方和人。Globe酒吧是个特别珍贵的地方,回忆满满。咱都在那儿——我、你、卢克(Luke),有时候还有乔治爷爷(Grandad George)、邻居们和大个子加里(Big Gar)在院子里,离车不远。讲讲那些本地传奇人物、怪咖,还有这个现已消失的酒吧的搞笑故事吧!
对啊,我们从一起干活儿的人身上吸了好多灵感。这些家伙全是活宝,像Brett,他故事多得不行,简直是个麻烦磁铁,啥事儿都能摊上,所以从来不无聊,总有新段子。这些人走进我们生活,有种美好和纯粹的感觉,挺激励我们搞《Blokes》的。就是那种英国味儿和纯正的搞笑金矿是《Blokes》的核心,我觉得很多人能共鸣,能勾起他们日常的那些破事儿。
Globe酒吧是最好的酒吧,倍儿tm地道的老家伙酒吧,就在咱路尽头。
我有时候会想,那地方真有咱那时候在沃辛需要的一切——海滩在路那边,住滑板公园旁边,有印度餐馆、Wong Sing中餐、街角小店,对面还有个超棒的酒吧。简直是爷们儿的天堂,哈哈。这绝对影响了咱的《Blokes》东西。这些角色的言行咱都用上了,到现在还在聊。加里(Garry)和他爹妈老跟咱在那儿,他们是好邻居,总是乐意搞笑和开派对。有修车工多德西(Dodsey)、《群山有眼》(The Hills Have Eyes,恐怖电影)似的老兄、我罗布叔(Uncle Rob)、乔治爷爷、你、我、我弟卢克,咱在那儿过得好开心。那胖子老板,秃头穿Ben Sherman衬衫,多德西和那格雷厄姆(Graham)家伙在巷子里打架,整个酒吧的人都出去看,纯正的西部片风格,那妞儿还说:“你们可别让老板出来。”那些混混儿都怕他,咱就觉得好笑,像“为啥大家都怕那个胖墩儿?”哈哈。还有我弟在酒吧里揍了那个猥琐男,那家伙在那儿摸自己,真恶心。咱追着那帮混蛋跑路上,伏特加瓶子满天飞……啊,真可惜那地方没了……好多酒吧都这样,好多故事和历史都在这些老本地酒吧里,像斯托克韦尔的Marquis酒吧。幸好那家还在,所以,Support your local!支持你家附近的酒吧!他们需要你撑场!

这些老本地酒吧里真有太多故事和历史,像斯托克韦尔的Marquis酒吧。幸好那家还在, 所以,Support your local!支持你家附近的酒吧!他们需要你撑场!
咱跑过一些怪地方,哈哈。有次挺搞笑,咱去Charmandean Centre找了个灵媒,老史蒂文·霍尔布鲁克(Steven Holbrook)。我不该笑,因为这家伙在召唤死人,但那场面就像《凤凰夜》(Phoenix Nights,英国喜剧)里蹦出来的。讲讲吧……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有次星星都对齐了,咱遇到了自己的镜像——丹·辛格(Dan Singer)和克雷格“问题”·斯科特(Craig ‘Questions’ Scott)。就像《辛普森一家恐怖树屋》(The Simpson’s Treehouse of Horror)里巴特的邪恶双胞胎。他们喜欢杰森·沃赫斯(Jason Voorhees,《十三号星期五》系列角色),咱喜欢弗莱迪·克鲁格(Freddy Krueger,《猛鬼街》系列角色),他们是直边派(straight edge),咱是混蛋,但咱的幽默、对80年代滑板、恐怖片和工人阶级背景的热爱让咱一拍即合,就像亚当·桑德勒(Adam Sandler)在2006年的状态。肯特(Kent)连接就这么形成了,后来往北延伸到乔·霍华德(Joe Howard),还有克罗伊登(Croydon)的连接是大罗斯(Big Ross)。讲讲在斯托克韦尔(Stockwell)滑板、整夜滑城市、家庭派对、朋克演出、Yeti视频,还有Rock Steadies的早晨培根三明治的回忆吧。
|
|
|
从那以后我们老跟他们聚,啥都滑,到处滑。后来认识了Joe Howard,也去他那儿住,他也是咱一伙的。开始拍东西,搞出了Yeti视频。好像是Joe Howard剪的,超棒。加点瞎搞乱闹的片段总是更好,不光是滑板,更像一场体验。开玩笑才是生活的真谛。我们刚搬伦敦时去了好多朋克演出。一次看Suicidal Tendencies(自杀倾向,硬核朋克乐队)后,火车上有个醉鬼混蛋烦人,真是个垃圾。因为Brian Stock在脚下敲板子,他火了,冲上来抓人,我们就把他收拾了一顿,踹下火车,哈哈。警察来了,车上所有人给我们撑腰,说他先挑事儿,哈哈。大家都给我们加油!家庭派对也一样,故事太多,写不下了。

电影一直是斯内林(Snelling)家的日常。咱跟你爹和卢克(Luke)一起看电影、重温的数量多得离谱,现在还这样。咱老看着说:“他长得像谁谁谁”或者“他肯定很行,真是个疯子”。后来咱开始拿几罐啤酒,去Comic Con玩儿,捡四开海报,见电影传奇人物。讲讲Comic Con的故事吧。
对,咱俩现在见过不少电影大咖了。George A Romero(乔治·A·罗梅罗,僵尸片大师)、Tom Atkins(汤姆·阿特金斯,恐怖片老戏骨)、Crypt Keeper(《阴阳魔界》里的骷髅主持)、Warwick Davis(沃里克·戴维斯,《星战》里的小个子演员)、《Addams Family》(《亚当斯一家》)里的Lurch、Julian Sands(朱利安·桑兹,已故,《战神》演员)、《The Fog》(《迷雾》)和《Escape From New York》(《纽约大逃亡》)里的Adrienne Barbeau(阿德里安娜·巴尔博),随便举几个。
有次特逗,我、你和Dan 去伦敦 Film and Comic Con,见了《Mad Max 2》(《疯狂麦克斯2》)里演Lord Humungus的家伙,就是戴曲棍球面具那个。我们之前喝了几杯,啤酒灌满,还带了Boost和伏特加,在Comic Con 上嗨翻了,哈哈。酒喝光了,Dan从咖啡区偷了一堆Stella 啤酒。我们去拿他签名,跟他聊起来,他好像看出我们醉了,还问我们要啤酒,哈哈。结果我们坐他签名桌那儿跟他一块儿喝上了。他人超好。后来我和Dan去拿Rutger Hauer(鲁特格尔·豪尔,已故,《银翼杀手》演员)的签名,但有个女的不让我排队,说我票不对。那天快结束了,我说:“去他妈的,我要让这张《Hitcher 1986》(《搭车人1986》)海报签名”,让她滚一边儿去,继续排。她叫了保安,把我轰出去,我赶紧把海报塞给Dan,他帮我签上了,谢天谢地。他们让我坐角落冷静,说我醉了,正劝我时,谁走过去了?我脑子里响起了《Saw》(《电锯惊魂》)的主题曲,是Jigsaw Tobin Bell(托宾·贝尔,《电锯惊魂》里的反派),真是个狠角色。我喊:“嗨,电锯老兄,厉害!”伸拳头想碰一下,他保安想抓我,Tobin说:“嘿,嘿,别这样,挺好的,兄弟。”然后跟我碰拳,说:“咋了,兄弟。”真是个好人,老Tobin Bellend。
有年夏天,日本来的Junpei住我家,我问他想不想跟我去Comic Con见Steven Seagal(史蒂文·西格尔,动作片明星),哈哈。他超兴奋, Aikido(合气道)迷,整个人嗨爆了。想想挺疯的,他第一次来伦敦就去见Steven Seagal,哈哈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在电影狂热上再加码,你有挺牛的录影带收藏,还攒了好几年四开海报。讲讲在跳蚤市场和海报展上淘这些宝贝的故事,你最爱的几个封面,还有这些画风咋跟你最近的Blast的pro板“The Reaper”挂钩,创意方向的灵感是啥。
对,我收集四开电影海报,时不时去海报展。挺好笑的,那儿好多怪人。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融入那儿,有点像Comic Con,大家都挺宅,不是说宅不好,我也挺宅,就是个糙汉宅,哈哈。
我攒录影带好久了,有些值老鼻子钱了。我爹以前有超多录影带收藏,那时候还没DVD,咱小时候我和弟老看不该看的电影。后来DVD出来了,他把录影带换成了DVD,估计录影带不流行时卖了。我一直在重建这收藏。对我来说是怀旧,我很珍惜看录像的回忆,周五去Blockbusters租恐怖片啥的。想到好多录影带被扔了没人要也挺可惜。80年代封面艺术太牛了,光为这个就值得留。所以我有空就去跳蚤市场,老盯着找录像。估计这就是为啥我想做个80年代风格的手绘图案,为了那怀旧劲儿,虽然是我脸放大印在上面,哈哈。管他呢,总得有人干,对吧。

得给你爸点个大赞,他告诉咱俩想干啥干啥,但得先学个手艺,有个退路,然后再去追梦。多亏他,现在咱俩都是木匠,还在搞一部夏天大片。讲讲干活儿、滑板和带娃的日子吧。
我离校后在学院学了两年木工。其实我不想学,就想滑板,但我爸跟咱俩说,得有个手艺傍身以防万一,他说得对,我爸懂行。滑板不赚钱,除非你是美国那种怪物级别的,或者滑得超牛逼品牌砸钱给你。
现在我得养我小女儿,所以真得谢谢我爸逼我学这个。我自己干活儿,也给别人干不少,还跟我爸一块儿干,所以活儿老不一样—— 全屋翻新、基础建设、地板、门、屋顶、初装精装,我啥都干。挺喜欢这活儿的,但我x,该说不说有时候真累啊。我老觉得得有更容易的赚钱法子。不过至少还能付账单,伦敦现在生活费贵得离谱,太疯了。房租高,物价飞天,我干活儿跟狗似的。
我尽量一周滑一次,去Stockwell或者给《Blokes》拍点东西。Blast Skates的Bromley从他开公司就一直支持我,太感激了。敬Bromley!现在有了娃,游戏变了。责任不一样了,不是滑板第一,是家庭!我女友Jojo这些年一直挺支持我,现在有了娃,该我把她们放第一了。然后才是滑板,哈哈。我尽量多滑,搬到伦敦这八年左右吧,我基本就周末滑。所以咱俩周末滑就搞出了自《Animal Chin》(追寻滑板神)以来最好的滑板视频。我敢说还能再干一次,哈哈。
有个小女儿我超兴奋,这是我人生最棒的事儿。这绝对让我变得更好了。当爹太酷了,你真得站出来,把事儿理顺。不能再像GG Allin(朋克疯子,生活混乱不堪)那样了,不想跟那个小弟弟酒鬼混蛋似的早进坟墓……不过我还是挺爱GG的,哈哈,他就是个狠角色。
对,那会儿我们在Lisson Gallery干活儿,下工后就去The Brazen Head喝几杯啥的。认识了个小个子,长得像《Labyrinth》(《魔王迷宫》)里的Hoggle,但是个地道糙汉。有天他走进酒吧,后面跟了只鸭子。我们心想:“啥玩意儿?酒吧里咋有鸭子?”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宠物,哈哈。他说这鸭子帮他泡了好多妞。
那鸭子跟他住在一块儿Council flat(公租房)。有天晚上我们去他家续摊,跟Brett玩了会儿沙袋啥的,我去他阳台,踩了一脚干草……那鸭子住他阳台上,他还给它弄了个小暖气,哈哈。真变态。还记得我们在酒吧外抽烟,他突然喊:“我x!我好像没关暖气!回家怕是要吃脆皮北京烤鸭了!”哈哈……

我曾经坐在我兄弟的肩膀上,用筷子夹着一个苹果,然后他就会转身踢那个苹果,结果把苹果踢得四处飞溅,哈哈。
我记得Luke挺疯——他房间有个玻璃纤维的劳拉(《古墓丽影》女主)雕像、老虎机、兰博(《第一滴血》)刀的展示柜,还有个武术木人桩,你俩在武术上挺能打的。讲讲你俩练截拳道时道场里那些怪人的搞笑故事吧。
哈哈,对,我从10岁到14岁练截拳道,后来才开始滑板。我还上过《Martial Arts UK》杂志啥的。
想想真他妈逗,那儿来上课的全是怪人。有个家伙第一节课来了,第二周就跑来给我们和教练看他手臂上自己戳的“Bruce Lee”(李小龙)纹身,歪歪扭扭的,哈哈,才上了一节课啊!
我们老在商场和怪厅里做演示,我坐在我哥肩膀上,嘴里叼着筷子顶个苹果,那家伙一个旋踢把苹果踢爆,碎得到处都是,哈哈。后来我们跟武术班几个铁哥们去了一次进阶训练,见了Dan Inosanto(李小龙弟子),跟他合了影,还上了《Martial Arts UK》。还有次去伯明翰参加武术锦标赛,纯《功夫小子》风格,教练让我们热身时两两分组。我跟我哥一对,其他人都有搭档,就剩一个家伙没比赛。我们练套路时,他瞅着教练,像在问“我干啥?”,教练喊:“马步,马步!”他就蹲下马步,闭眼双手伸直,认真保持姿势。我哥开始偷笑——那种憋不住的咯咯笑——那家伙穿了条旧空手道裤,裤裆有个小洞,他的小弟弟露出来了!我和我哥笑得停不下来,教练喊:“咋了?咋了?专心,专心!”更憋不住了。后来那家伙睁眼发现自己露了,赶紧塞回去,哈哈!我老觉得这事儿编都编不出来,那些截拳道日子能拍个超逗的电视剧。还有次我们请教练来家里吃中餐,挺正常的吧,去车站接他时,我踩了一大坨狗屎滑倒了,就在他面前,哈哈超尴尬,我哥笑得尿了。

另一个星星对齐的时刻是Brighton联系建立。一个超有才的摄影师Mr Hubert(休伯特)搬到伦敦,加入我们团队,脑力碰撞加才华叠加,《Blokes》就这么诞生了。给读者讲讲《Blokes》,今年晚些时候有啥期待?
对,跟Ed联手真挺酷。我们以前老去Brighton看首映,像《Brighten》、Ed的视频、《Like》啥的,特佩服他们干的事儿,所以一块儿搞真爽。
我说过,《Blokes》对很多滑板仔和普通人来说都好玩又有共鸣,,笑点能连结人心,对吧?
全靠卖周边自筹资金,所有收入都投回去,我们一分钱没赚,纯为了乐子。开始是那次去纽约,你说拍个Larry Clark(拉里·克拉克导演)的《Kids》(《孩子们》,90年代青少年堕落片)的 parody(恶搞版)多搞笑,一群英国滑板仔去纽约全染上艾滋。然后从你那Millwall(伦敦足球队)场景的点子开始搞第一个,我记得你喝大了在公交上跟我讲的。
几个月后,靠Ed的电影圈人脉真干成了。操,那开场Millwall镜头是Charlie Rizek(查理·里泽克)拍的,后来他凭《1917》(战争片)和《Mission: Impossible》(《碟中谍》)火了。他还回来帮我们拍了《Blokes 2》的一个小片段,太疯了。所以《Blokes 2》我们拍了大概三年吧,第一部后那年不算,感觉没太专注。
这次难拍,因为规模更大更 电影感,全靠卖T恤啥的筹钱,所以拖了点时间。但我觉得快完工了,夏天能出。希望大家喜欢。你、我、Ed、Dan(还有Craig吧)投了好多心血,不过还是为了乐子。如果有人觉得不如第一部也没事儿,哈哈,反正我们就是瞎搞。关键是做自己想做的,玩得开心,按这公式来就不会出错。我不想剧透啥,系好安全带,准备好很快就能看到吧!Git up der ma babe! 加油,我的宝贝儿!
最后说点啥,感谢几个人吧。
最后想法,嗯,爱你的家人朋友,别做混蛋,永远别停下滑板,保持快乐滑板,多开玩笑!
感谢一下我家宝贝Stella和我的妞Jojo,我爱你们俩!我爱我爸妈、我奶奶、我哥、你,Jack,还有所有朋友家人。还有Ed Hubert、Dan Singer、Craig Questions。谢Bromley和Blast,谢Palace的Brady和Lev给我搞装备,谢Fos和鼻涕轮Snot Wheels,谢Baddest Skateshop的Val和Daphne,谢Vans的Amanda Pérez给我支持,谢Will和Michael Boardman,还有所有帮过我的人,干杯!
采访: Jack Lammas
照片: Rob Whiston等